關于時間
隨著工作節(jié)奏的不斷加快,我們的步伐也被動的走上了快車道。時間,也因此承擔了太多不應該承擔的責任。
“太忙了,家里顧不上,老的小的都指望不上?!?/p>
“忙死了,這個活還沒干完,還有好幾個活等著呢,又安排上了?!?/p>
“沒空啊,哪兒也去不了?!?/p>
仿佛,有了時間,所有的問題都能解決。
記得一次等紅燈,紅燈還剩十幾秒的樣子,路上已經(jīng)沒有車,我的一只腳也已經(jīng)邁出去了,可一個念頭就突然冒了出來:搶了這十幾秒,我又能做什么?我的腳再一次收了回來。
時間,不應該背這個鍋。因為我們有很多應該做的而沒有做,起碼沒有做到位。
如果對將要到來的各種事務進行區(qū)分,明確有多少整塊化的時間,有哪些碎片化的時間,我們便不會像現(xiàn)在這樣焦慮。在“碎片化”大行其道的今天,仿佛給了我們一劑包治百病的良藥。實在不能一概而論。比如寫材料,是非得斷絕一切外部干擾,全身心投入不可。想著今天一句,明天一句,是萬萬不能的。為了想要創(chuàng)造這樣的機會,必須在此之前便將事情分出個輕重緩急,并安排、處理妥當。這就對時間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否則,又想抓西瓜,又想抓芝麻,只能是既丟了西瓜,也丟了芝麻。
如果我們提高會議的質(zhì)量,我們的時間會充裕的多。因為開會總是要占用時間的,也是一個令很多人為之頭疼的事情。因為工作性質(zhì)的關系,體會還是頗深的,畢竟對于行政人員來說,會議是一個極耗腦力、體力的系統(tǒng)工程,談“會”色變也毫不為過。
高手會將會議當作統(tǒng)一思路、提升團隊素質(zhì)的工具,可以將一個剛剛百人的小團隊帶上行業(yè)的制高點,也可以將臨時七零八湊的一群人擰成一股繩,跟中字頭、國字號同臺競技并獨領風騷。還有一種人可以將1個小時的會從下午開到深夜,變成個人的秀場,卻最終落得員工一個個辭職走人。
兩種人,兩種風格卻造成迥然不同的結(jié)果,可見在會議的管理方面還是有很多工作要做的。
時間,是最稀有、最特殊、最短缺卻最無可替代的資源。如果我們一直關在己搭建的黑房子里,我想,時間只會白白流走,連個招呼也不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