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月蟬鳴
來源:第二區(qū)域項目部 作者:劉傳剛
發(fā)布時間:2025-07-09
高青拌合站院子南邊的那片小樹林,是七月里最熱鬧的地方。晨光穿過柳葉的縫隙灑在地上,葉片則在風里翻動著銀綠的光澤。就在這濃蔭深處,每天都有新的蟬從濕潤的泥土里鉆出來。它們背著褐黃色的外殼,用整整幾年才換來這破土而出的瞬間,開啟一場短暫卻熾熱的生命盛宴。
聆聽小樹林里連綿的蟬鳴,神思卻飄進了古代詩詞的長河。蟬自古便是詩人筆下的??停菔滥蠈懴s見高潔自信,駱賓王詠蟬抒冤屈悲憤,李商隱嘆蟬寄失意悲涼。三位詩人境遇迥異,賦予蟬的情感也千差萬別,卻共同留下了“詠蟬三絕”的千古名篇。如今再讀這些詩句,仍能透過筆墨感受到不同人生的跌宕,這或許就是蟬意象穿越千年的生命力。
“垂緌飲清露,流響出疏桐?!毙淞掷餂]有挺拔的梧桐,只有依依的楊柳,卻不妨礙我循著蟬聲想見其風骨。它們細長的口器插入樹皮,只取清冽的樹汁,像極了亂世里堅守本心的文人,縱身處凡俗林莽,也始終保持著不與世俗同流的潔凈。
“居高聲自遠”,蟬的鳴叫從不停歇。這聲音里藏著對生命的極致執(zhí)著,從出土到凋零不過數(shù)十日,卻要把數(shù)年蟄伏積攢的力氣全化作歌聲。李商隱說它們“本以高難飽,徒勞恨費聲”??蓪λ鼈兌?,哪有什么“徒勞”?它們不管有沒有人傾聽,不在乎是否被當作噪音,只是拼盡全力地鳴唱,把對陽光的眷戀、對生命的熱愛,都融進這獨屬夏天的絕響里。
有人嫌這蟬鳴聒噪,關(guān)緊門窗尚嫌不夠;我卻獨愛這此起彼伏的聲浪。試想,若沒有這聲聲蟬鳴,漫漫夏日該是多么的寂寞。
暮色漸濃,蟬鳴漸漸低了些,卻仍有幾只不肯停歇。它們的影子落在柳樹粗糙的樹干上,像一個個執(zhí)著的音符。這七月的蟬鳴,是自然寫給夏天的詩,也是生命獻給世界的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