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曾讓須眉
來源:admin 作者:市政李普合
發(fā)布時間:2016-08-25

當朱婷最后一個重扣打手出界,中國女排奇跡般的戰(zhàn)勝了對手塞爾維亞女排,一場酣暢淋漓的勝利重新喚醒了國人的熱血和情感。霎那間,女排精神再次橫掃各大媒體,成為了今日體壇的頭版頭條。
當中國女籃榮光不在,中國女足身陷困境,中國男排未能稱霸亞洲,中國男籃和男足成為無法言說的悲哀,在三大球項目里,所有的希望都面臨著崩潰。也許我們在國乒中自我滿足,在體操跳水里歡呼雀躍,但在世界的眼中,我們仍然是黯淡無光的弱者,至少在體育上是這樣的??墒墙裉?,中國女排在面對宿敵塞爾維亞時奮力搏殺,贏下了這場蕩氣回腸的勝利,讓多少人濕了眼眶!在世界認可的三大球項目上,中國女排依然昂首挺立!

但是女排精神是什么呢?
女排精神是刻苦奮斗、不畏強敵、奮力拼搏的精神。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,國人意識到了自己與世界的差距,充滿了彷徨和失落。中國女排在這個時候脫穎而出,成為了時代的主旋律,成為了中國民族精神的象征。
女排精神曾被運動員們視為刻苦奮斗的標桿和座右銘,鼓舞著他們的士氣和熱情。更關鍵的是,它因契合時代需要,不僅成為體育領域的品牌意志,更被強烈的升華為民族面貌的代名詞,演化成指代社會文化的一種符號。它一直與女排的得失、沉浮激勵家里聯(lián)系在一起,并稱為評價中國女排的最難以割舍的標準。女排精神之所以備受推崇,最重要的是那種足以流芳百世的不畏強敵、奮力拼搏的精神,遠遠比“五連冠”本身更能鼓舞國人。
說到底,女排精神不是一兩次勝利,也不是一兩個冠軍就能證明的,它并不是最后的結果,而是一個過程。正如郎平在賽后新聞發(fā)布會上所說的,“女排精神一直都在傳承,并不是說贏了比賽才有女排精神,如果這場比賽輸了,我認為隊員們依然很努力。”這樣的女排精神,正是我們喜歡中國女排和提起中國女排就滿滿正能量的原因。
“無私奉獻,團結協(xié)作,艱苦創(chuàng)業(yè),自強不息”,這就是中國女排精神。郎平說得好:女排精神不是贏得冠軍,而是有時候知道不會贏,也竭盡全力。是你一路雖走的搖搖晃晃,但站起來抖抖身上的塵土,依然眼中堅定。32年來,正是中國女排精神激勵著億萬人民從改革開放初期的百廢待興,不斷走向繁榮富強。今后,中國女排精神還將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國人,團結一致,不怕困難,砥礪前行,為實現(xiàn)偉大的“中國夢”而頑強拼搏。
